过年,该是亲戚朋友相聚,高谈阔论,大吃特吃的放纵自我的时候。以前还小的时候,过年总觉得很兴奋,不止是因为可以买新衣,更是因为可以拿红包,吃大餐。等慢慢长大了,对于过年,似乎有更深一层的诠释。中学时,认为过年不外是在亲戚面前应酬几句,让亲戚们问问自己的学业如何,以后要去哪里发展之类的梦想之谈。再不然就是跟朋友打打牌,去串门子。现在我终于成为大学生,对于过年的理解,也不再停于表面。不知道是环境变了,还是自己成长了,认为过年回家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。过年没有回家,就像没有动物的动物园,寂静。以前认为的在亲戚面前寒暄几句是很虚假的事情,但是没有回家了才发现,原来新年时亲戚之间的寒暄是关心的体现,是一种不常见面但是一见面就血浓于水的感觉。一个人过新年了才发现,过新年的意义并不是买新衣,拜年的意义并不是拿红包,互相寒暄的意义并不是要炫耀。过了20年后我才发现,原来如此。
或许是在异乡读书的关系,对自己的国家满是骄傲之意。当人家问起,自己的国家是不是也有放农历新年假期,是不是有给红包,是不是有拜年的时候,都会很用力的点头,脑袋回想着自己家乡过新年的气氛。有时候还想说,自己国家的新年气氛可是比这里浓多了。但是,欲言又止。因为我很想回家过年。我也很想念家乡过年的气氛,想念那外婆煮的团圆饭,虽然全部都是肉类。想念拿晚上时偷偷放鞭炮的猫样,虽然这是犯法的事情。想念表姐们的小孩子,看着他们满屋子跑,拿到红包时开心到飞上天的样子。我想我最想念的,该数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的家人。
还没过年,跟爸爸网络摄像通讯,就被“警告”了大年初一可能会一个人躲在宿舍的枕头里埋头痛哭的机会。爸爸说,以前他们在台湾第一次过新年的时候,大伙儿就是这样哭着思乡。我拍着胸口说,大年初一我不哭。果真,大年初一就这样平静的过去。没有家人,没有气氛,没有红包。跟着朋友到旺角去寻找家乡的滋味,椰浆饭。不知是过年的关系还是这年头物价飞涨,家乡的滋味涨价了。然而,为了买到家乡的滋味,价钱多少又何足挂齿。还记得以前人家问我,为什么要到香港念书,我说,因为我不要再吃到椰浆饭。这下可好,到了香港念书,才发现自己想死了那椰浆饭。晚上到大街上看着游行,所有的花车表演,是富丽堂皇,是宏伟壮观,是美轮美奂。而我却执著于马来西亚那脏脏旧旧的舞狮。
初二的晚上,香港的天空被烟花攻占。那一朵一朵的烟花,有兔子,有笑脸,有“I Love HK”,有菊花,有“2011”,真是让人目不暇给。地上的人儿为了目睹烟花表演,很早就在尖沙咀等地方“驻扎”等候。有人为了看烟花,缺氧晕倒;也有人为了看烟花,被一些会广东话的外劳骂得狗血淋头;更有一些人为了看烟花,抱病都跑到现场看。当对岸开始放烟花,大家都“哇哇”声的赞叹。无可否认,那烟花是在马来西亚不曾看过的美,不曾有的壮观。然而,我依然挂念跟表姐放传统鞭炮的响声。
大年初三,在电影院坐了整个下午。电影,果然是填补空虚的最佳选择。看了两套电影,暂时驱走了想家之情。但是看完以后的落寞感,却让自己不寒而栗,真是想家想疯了。晚上突然想起自己应该打电话回外婆家问好,因为在外国留学的表姐们以前也是有打电话回家祝贺。匆忙的跑出去买了电话卡,拨了外婆家的电话。当话筒传来外婆的声音,刹那间觉得怎么外婆的声音苍老了许多。当外公接过电话,问自己是不是第一次在外国过年,心都疼的快要停了。“对啊,第一次在外国过年,阿公。”“昨天有没有出去看烟花?”“有啊,很美很美。”“记得照顾自己的身体,冷的话就穿多一点”外公外婆最后叮咛。默默点头,挂上电话,又开始情绪低落。
今天年初五,学校开学了,但是来上课的却只有小猫几只。今天年初五,不是年初一,但是那眼泪怃然间像栓不紧的水龙头。今天年初五,我还在香港,但是我却很想回到那个我称之为家的马来西亚。
2 条评论:
那麼快 就有機會體會遊子的感覺未嘗不是一件壞事~
起碼 會讓我們很珍惜跟家人的日子=)
新年快乐=)
要坚持,坚强:)
发表评论